送大巡吳公赴江西

· 尹臺
銀鞍驄馬紫纓垂,賦別還同把玉卮。 法從今朝辭日馭,使華若處駐霜麾。 西江天淨魚龍水,南浦風凋鳥鵲枝。 此去陽君隨繡斧,應知白屋少顰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鞍驄馬:銀色的馬鞍和青白色的馬。
  • 紫纓:紫色的馬繮繩。
  • 賦別:作詩送別。
  • 玉卮:玉製的酒杯。
  • 法從:隨從的官員。
  • 日馭:太陽的御者,比喻皇帝。
  • 使華:使者的榮耀。
  • 霜麾:白色的旗幟,象徵使者的權威。
  • 西江:指江西的一條江。
  • 魚龍水:比喻江水清澈,有如魚龍潛游。
  • 南浦:南方的水邊。
  • 鳥鵲枝:比喻樹木凋零,鳥鵲無枝可棲。
  • 陽君:指吳公,即詩中的大巡。
  • 繡斧:華麗的斧頭,象徵權力。
  • 白屋:貧寒的居所。
  • 顰眉:皺眉,表示憂愁。

翻譯

銀色的馬鞍上,青白色的馬兒佩戴着紫色的繮繩,我們舉杯賦詩,以此別離。 今日,隨從的官員將告別太陽般的皇帝,使者的榮耀將駐留在白色的旗幟之下。 西江的水清澈如魚龍潛游,南浦的風吹得樹木凋零,鳥鵲無枝可棲。 此去,吳公將手持華麗的斧頭,行使權力,應知貧寒之家少有憂愁的面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大巡吳公赴江西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吳公的敬重和祝福。詩中「銀鞍驄馬紫纓垂」展現了吳公的高貴身份,「賦別還同把玉卮」則體現了詩人與吳公之間的深厚情誼。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隱喻了吳公即將面臨的挑戰和責任,同時也表達了對吳公能夠帶來清明政治和民生改善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