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憫雨:對雨的同情或憂慮。
- 七日復七夜:連續七天七夜。
- 檐際:屋檐邊。
- 遙山:遠處的山。
- 野水:野外的河流。
- 禾實:莊稼的果實。
- 生耳:指莊稼因雨水過多而發芽。
- 苔文:苔蘚的紋理。
- 漫作錢:隨意形成像錢幣一樣的形狀。
- 爲農:作爲農民。
- 資:依靠。
- 百畝:指農田的面積。
- 憂天:擔心天災。
翻譯
連續七天七夜,雨聲從屋檐邊懸掛下來。 遠處的山峯時隱時現,野外的河流時斷時續。 莊稼的果實因雨水過多而發芽,苔蘚隨意形成像錢幣一樣的形狀。 作爲農民,我依靠着這百畝的農田,不是真的敢去擔心天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連續不斷的雨天景象,表達了農民對莊稼生長和天氣變化的深切關注。詩中「七日復七夜」的雨聲,以及「禾實真生耳」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雨水對農作物的影響。同時,通過「遙山開復隱,野水斷仍連」的意象,傳達了自然界變幻莫測的特性。最後,詩人以「爲農資百畝,不是敢憂天」作結,既表達了對農業的依賴,也透露出對天災的無奈和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農民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對生活的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