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僉事兵備邠涇

汝過崆峒劍色開,輕裘千騎擁登臺。 旄頭夜向黃河出,汗血秋從西極來。 置陣自傳司馬法,折衝真有臥龍才。 只今燕代論攻守,沙海風生畫角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於今甘肅省平涼市西。
  • 輕裘:輕便的皮衣。
  • 旄頭:古代用氂牛尾裝飾的旗子。
  • 汗血:指汗血寶馬,古代西域出産的良馬。
  • 西極:指西域。
  • 司馬法:古代兵書,相傳爲司馬穰苴所著。
  • 折沖:指制敵取勝。
  • 臥龍:指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被譽爲“臥龍”。
  • 燕代:指古代燕國和代國地區,今河北、山西一帶。
  • 沙海:沙漠。
  •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形似喇叭,用以發出哀怨之聲。

繙譯

你經過崆峒山,劍光閃爍,輕便的皮衣和千騎兵馬簇擁著你登上高台。 旄頭旗在夜晚從黃河邊陞起,汗血寶馬從西域的鞦天趕來。 你佈置陣法,自傳司馬兵法,制敵取勝,真有臥龍諸葛之才。 如今在燕代地區討論攻守戰略,沙漠中風聲呼歗,畫角發出哀怨之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史僉事兵備邠涇的英勇形象和邊疆戰事的緊張氛圍。通過“崆峒劍色開”、“輕裘千騎擁登台”等意象,展現了史僉事的威武氣勢。後句以“旄頭夜曏黃河出”、“汗血鞦從西極來”暗示了邊疆的動蕩和戰事的頻繁。結尾的“沙海風生畫角哀”則抒發了對邊疆戰事的憂慮和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安危的關切和對英勇將士的贊美。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