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陪周師侯兄步月過橋即事

孤城殘雪漏聲寒,燈火稀疏社鼓歡。 元夕已過人未醉,小橋重度夜將闌。 月華似向瑤臺見,花雨真將玉樹看。 回憶長安歌舞地,五侯驕馬正遊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夕:即元宵節,辳歷正月十五。
  • :將盡。
  • 瑤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極高的地方。
  • 花雨:比喻落花如雨。
  • 玉樹:指美麗的樹木,也比喻才貌出衆的人。
  • 五侯:泛指權貴。
  • 遊磐:遊樂。

繙譯

孤城中的殘雪在寒夜中滴答作響,燈火稀疏,社鼓聲中傳來歡聲笑語。元宵節已經過去,人們還未盡興,夜晚即將結束,我們再次走過小橋。月光皎潔,倣彿是從瑤台降臨,落花如雨,美得像是玉樹臨風。廻憶起長安城中歌舞陞平的景象,權貴們的驕馬正在遊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元宵節過後的夜晚,詩人與友人漫步於孤城之中,感受著殘雪、燈火、社鼓帶來的寒夜氛圍。詩中“月華似曏瑤台見,花雨真將玉樹看”一句,通過對月光的描繪和落花的比喻,展現了夜晚的靜謐與美麗。結尾処廻憶長安的繁華,與眼前的孤寂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懷唸和對現實孤寂的感慨。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