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荅李本寧太史秦中四首

鬥畔何年少歲星,搴帷聊複試傳經。 關門氣自車邊紫,太乙藜從閣上青。 忽見雙魚傳札素,疑聞三鱣落階庭。 不知玉女峯頭座,可許生徒隔帳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鬥畔(dòu pàn):北斗星的旁邊,這裏指天空。
  • 歲星:即木星,古代認爲歲星所在有福,常用於比喻重要的人物或時間。
  • 搴帷(qiān wéi):拉開帷幕,這裏指開始工作或活動。
  • 傳經:傳授經典,指教授學問。
  • 關門:指閉門不出,專心學問。
  • 太乙:古代星名,也指神仙。
  • (lí):一種植物,這裏指太乙星神所持的藜杖。
  • 札素:書信。
  • 三鱣(shān):傳說中的神魚,這裏比喻重要的消息或人物。
  • 玉女峯:山峯名,這裏可能指某個具體的地方。
  • 生徒:學生。

翻譯

天空旁何時少了歲星的光輝,我拉開帷幕再次嘗試傳授經典。 閉門不出,專心學問,車邊的氣息自然顯得高貴,太乙星神的藜杖從閣樓上透出青光。 忽然收到雙魚形狀的書信,疑聞重要的消息如三鱣魚落在階庭。 不知在玉女峯頭的座位上,是否允許學生隔着帳幕聆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秋日裏對學問的追求和對遠方朋友的思念。詩中運用了歲星、太乙藜等神話元素,增添了詩意的神祕和高遠。通過「搴帷聊複試傳經」和「關門氣自車邊紫」等句,展現了作者對學問的執着和專注。末句「可許生徒隔帳聽」則流露出對學生的關懷和對知識的渴望傳播。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學問和友情的珍視。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