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堂:古代指母親的居室,也代指母親。
- 典訓:指母親的教誨。
- 東觀:古代宮中藏書的地方。
- 圖書:書籍。
- 勒成:編纂完成。
- 龍章:指皇帝的文書或詔令。
- 貤(yí):轉移,轉贈。
- 上苑:皇家園林。
- 鶴馭:指仙人駕鶴昇天,比喻去世。
- 瑤京:指天宮,比喻仙境。
- 楚峽:指長江三峽,這裏泛指楚地。
- 玄猿:黑色的猿猴。
- 巴江:指巴蜀地區的江河。
- 杜宇:古代傳說中的蜀王,死後化爲杜鵑,其聲悲切。
- 微吟:低聲吟詠。
- 西征:指西行的旅途。
翻譯
母親的居室和教誨早已聞名,東觀中的書籍已經編纂完成。 自有皇帝的文書轉贈到皇家園林,誰會想到仙人會駕鶴返回天宮。 霜降時楚地的峽谷中,黑色的猿猴流下淚水, 月光下,巴蜀的江河邊,杜鵑的叫聲顯得格外悲切。 回家的路上淒涼充滿無盡的遺憾, 低聲吟詠的詩句,不如西行旅途中的賦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母親的深切懷念和無盡的哀思。詩中通過「北堂典訓」和「東觀圖書」來讚美母親的教誨和學識,而「龍章貤上苑」則暗示了母親的高貴和榮耀。後兩句以楚峽玄猿和巴江杜宇的悲切之聲,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悲痛和淒涼。結尾的「微吟不似賦西征」則表達了詩人對母親逝去的無盡遺憾,以及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桃花嶺圖歌壽太宰楊夢山先生 》 —— [ 明 ] 于慎行
- 《 方山別後得馮少宰寄詩賦答口號 》 —— [ 明 ] 于慎行
- 《 望?山 》 —— [ 明 ] 于慎行
- 《 春日同朱可大起部馮用韞太史同遊恩隆觀暨侍中園紀事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放鹿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周啓明水部上淮陽憲使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查虞臯文學自越中遣書相訊寄謝四首 其四 》 —— [ 明 ] 于慎行
- 《 贈張就山隱君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