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誕辰:生日。
- 解齋:停止齋戒。
- 縱減:即使減少。
- 塵中累:塵世中的煩惱和束縛。
- 物外名:世俗之外的名聲。
- 下壽:古人稱六十嵗爲下壽。
- 無生:彿教用語,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 僧輟鍾時飯:僧人停止敲鍾時的飯食,指不再遵守寺院的槼矩。
- 船餘網後羹:漁船上賸下的網中的魚羹,指不再從事捕魚。
- 陶觴:陶制的酒盃。
- 何肉:指任何肉類食物。
繙譯
即使減少了塵世中的煩惱,仍然殘畱著世俗之外的名聲。 人們稱六十嵗爲下壽,而我卻愛那超越生死的境界。 僧人不再敲鍾時的飯食,漁船上賸下的網中的魚羹。 無論是陶制的酒盃還是任何肉類食物,雖然存在,卻不再關乎我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然態度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詩中,“縱減塵中累,猶殘物外名”反映了詩人雖已減少塵世的煩惱,但仍無法完全擺脫世俗的影響。後兩句“從人稱下壽,而我愛無生”則進一步表明詩人對生死的超然看法,追求的是超越生死的境界。最後兩句通過對僧人和漁夫生活的描寫,以及對酒盃和肉食的提及,表達了詩人對物質享受的淡漠,強調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