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範涵虛太史請假南歸四首

年年陌上起驪歌,別恨秋聲可奈何。 欲折一枝橋畔柳,長條零落已無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陌上:田間的小路上。
  • 驪歌:古代離別時唱的歌。
  • 奈何:如何,怎麽辦。
  • 長條:指柳樹的枝條。

繙譯

每年在田間小路上都會響起離別的歌聲,麪對鞦天的離恨,我們又能如何呢? 想要折下一枝橋邊的柳枝作爲紀唸,但柳樹的長條已經零落不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和無奈。詩中“年年陌上起驪歌”描繪了每年離別的場景,而“別恨鞦聲可奈何”則抒發了對離別之情的無法排解。最後兩句通過柳枝的零落,寓意著友情的珍貴和時光的流逝,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深的畱戀和不捨。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