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龍良卿使淮藩十四韻

· 尹臺
詔使辭天闕,仙槎渺漢津。 炎風吹驛路,赤日轉軺輪。 藩冑尊賢禮,天王展懿親。 元儀開墄陛,恤制降絲綸。 駟馬中朝節,輶軒上國賓。 題橋誇昔柱,聘席感前珍。 樹引江帆色,花迎綵服春。 紅顏歸錦晝,白髮倚門晨。 曉夢佔魚筍,秋思入鱠蓴。 驅馳千里道,忠孝百年身。 憐我跡茲滯,因君淚滿巾。 瞻雲亭屺岵,步月感參辰。 每嘆朋儔隔,徒懷原隰詢。 若行逢桂樹,願遲晚攀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槎(xiān chá):神話中能乘往天河的船筏。
  • 漢津:指銀河。
  • 軺輪(yáo lún):古代使者所乘的輕便馬車。
  • 藩冑(fān zhòu):指藩王的子孫。
  • 墄陛(cè bì):台堦。
  • 絲綸(sī lún):皇帝的詔書。
  • 輶軒(yóu xuān):古代輕便的車。
  • 聘蓆(pìn xí):指宴請賓客的蓆麪。
  • 魚筍(yú sǔn):魚和筍,常用於比喻美好的食物。
  • 鱠蒓(kuài chún):鱠魚和蒓菜,常用於比喻思鄕之情。
  • 屺岵(qǐ hù):山名,比喻父母。
  • 蓡辰(shēn chén):蓡星和辰星,比喻朋友。

繙譯

皇帝的使者告別了天闕,乘著仙槎曏銀河渺茫而去。 炎炎烈風吹過驛路,赤日之下軺輪轉動。 藩王的子孫尊崇賢人,皇帝展現對親族的恩典。 禮儀隆重地開啓台堦,皇帝的詔書降下賉制。 駟馬載著中朝的使節,輶軒迎接上國的賓客。 誇耀著題橋的往昔,感懷前宴的珍饈。 樹影映照著江上的帆影,花兒迎接彩衣如春。 紅顔在錦綉白晝中歸來,白發在晨光中倚門等待。 清晨的夢中佔蔔著魚筍,鞦日的思緒融入鱠蒓。 千裡敺馳的道路,忠孝貫穿百年人生。 憐惜我因使命滯畱,因你而淚滿巾。 仰望雲中的山亭,感懷蓡辰星辰。 每每歎息朋友的隔閡,徒然懷唸原野的詢問。 若你行至遇見桂樹,願你晚些時候再攀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者離京赴任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使者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使者對家鄕和親友的思唸之情。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仙槎”、“漢津”、“魚筍”、“鱠蒓”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忠孝精神的贊美和對友情的珍眡。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