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春二月丙戍天雨新霽卉木向榮遙睇紫微復動遊山之興因述一首奉寄一鶴子材復東良性諸友洎古道明遠大用默庵
東風日夜催花發,花滿溪南路不分。
三月黧黃成鼓吹,四山金翠掃煙雲。
題詩尚憶維摩室,酌酒重登帝子墳。
如此風光君莫負,畫船歸載石榴裙。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子: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
- 丙戍:古代干支紀日法中的一個日期,具體對應哪一天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
- 紫微:古代星象學中的紫微垣,常用來指代帝王的居所,這裏可能指代某個山名或地名。
- 洎(jì):及,到。
- 黧黃:指黃鸝鳥。
- 鼓吹:古代的一種音樂形式,這裏指黃鸝的鳴叫聲。
- 維摩室:指佛教中的維摩詰居士的居室,這裏可能指某個寺廟或僧人的居所。
- 帝子墳:指帝王的陵墓。
- 石榴裙:古代婦女常穿的一種裙子,這裏泛指女性。
翻譯
春風日夜不停地催促花朵綻放,花兒開滿了溪流南岸的路,讓人難以分辨。 三月的黃鸝鳥鳴叫聲如同鼓吹樂,四周山上的金翠色樹葉掃去了煙雲。 題寫詩句時回憶起曾在維摩室中的時光,再次登上帝王的陵墓,酌酒重遊。 這樣的風光大家不要辜負了,畫船歸來時載着穿着石榴裙的女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花開的盛景和詩人的遊山之興。詩中,「東風日夜催花發」生動地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而「花滿溪南路不分」則進一步以視覺上的繁花似錦來渲染春天的美麗。後兩句通過對黃鸝鳥鳴和山色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聲音和色彩。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以及對朋友們共同享受春光美景的邀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闊,充滿了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貝瓊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丁亥仲春餘歸自嶺右暫憩鄉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 —— [ 明 ] 陳邦彥
- 《 菩薩蠻 · 其一十二辛亥二月雪 》 —— [ 宋 ] 趙師俠
- 《 壬戌仲春恭謁泰陵 》 —— [ 清 ] 弘歷
- 《 丁亥仲春餘歸自嶺右暫憩鄉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 —— [ 明 ] 陳邦彥
- 《 二月上浣會制司幕屬和孟誠之制參韻 》 —— [ 宋 ] 袁說友
- 《 買陂塘 其二 癸丑二月自全椒移家寄居秦淮水亭諸君子高宴各賦看新張二截見贈余既依韻和之復為詩餘二闋以志 》 —— [ 清 ] 吳敬梓
- 《 君禹病瘧二月餘餘過訪不能數語情殊戀戀途中追憶再成二律奉寄 》 —— [ 明 ] 胡應麟
- 《 壬辰1832春仲來澎撫卹三閱月而蕆事公餘閱蔣懌庵同年所輯澎湖續編有前刺史陳廷憲澎湖雜詠詩勉成和章即爲 》 —— [ 清 ] 徐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