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徂遷未有歸止寓跡江漢懷抱索然時維杪秋悽其絺綌偶有所述用簡同志
杪秋氣方肅,寒風動涼戶。
羈人未授衣,適體寧捐故。
雲開漢皋路,目送徵鴻度。
山容欲受寒,園芳已漙露。
故交夕零落,新知偶愜素。
時資盍簪益,聊以慰遲暮。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秋(miǎo qiū):晚秋,秋末。
- 絺綌(chī xì):細葛布和粗葛布,這裏指衣服。
- 羈人:旅人,在外漂泊的人。
- 授衣:指製備冬衣。
- 漢皋:地名,在今湖北省襄陽市。
- 愜素:滿足,滿意。
- 盍簪:指朋友相聚。
翻譯
晚秋時節,天氣肅殺,寒風敲打着冰冷的門窗。作爲旅人,我尚未準備好冬衣,寧願保留舊衣以適應身體。雲散開了漢皋的道路,我目送着遠行的鴻雁飛過。山巒似乎渴望寒冷的到來,園中的花朵已被露水浸溼。舊日的朋友日漸稀少,新結識的知己偶爾能滿足我的心意。時常與朋友們相聚,以此來慰藉我晚年的寂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晚秋時節的淒涼景象,以及旅人在外的孤獨感受。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杪秋氣方肅」、「寒風動涼戶」、「園芳已漦露」,傳達出深秋的寒冷和蕭瑟。同時,詩人通過對羈旅生活的描寫,如「羈人未授衣」、「適體寧捐故」,表達了對故鄉和舊友的思念。最後,詩人通過「新知偶愜素」、「時資盍簪益」等句,寄託了對新朋友的期待和對友誼的珍視,以此來慰藉自己的孤獨和寂寞。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李德
明初廣東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薦至京師,授洛陽長史,遷濟南、西安二府幕,改廣西義寧教諭,在職振興文教。好爲詩,晚年究洛閩之學。後人輯其詩,與黃哲、王佐、趙介爲《廣州四先生集》。
► 61篇诗文
李德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暮秋六首 》 —— [ 宋 ] 陸游
- 《 真宗告饗六首 其三 東封畢躬謝酌獻用《封安》 》 —— [ 宋 ] 郊廟朝會歌辭
- 《 杪秋雜感 》 —— [ 清 ] 李鍇
- 《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 》 —— [ 宋 ] 王安石
- 《 暮秋匏谷結社有賦得園字 》 —— [ 明 ] 吳殿邦
- 《 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紹興府教授秋末還家待闕時楊樞密爲帥送程先生赴省八絕句 》 —— [ 宋 ] 項安世
- 《 賀新涼·癸丑九月答黃申甫留別,用辛幼安寄陳同父原調並韻 》 —— [ 清 ] 魏元戴
- 《 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紹興府教授秋末還家待闕時楊樞密爲帥送程先生赴省八絕句 》 —— [ 宋 ] 項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