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中州劉思誠十韻
哲人修已日鳴謙,童卒都稱老孝廉。
閉戶讀書情自適,升堂調膳味常兼。
超凡材質瑤瑜美,拔萃詞鋒劍戟銛。
交誼已堪期鮑叔,文名終不愧江淹。
先天未濟風雲會,萬國先同雨露沾。
邂逅每承青眼顧,棲遲深覺素心恬。
林通鳥道晨看鶴,水落魚梁晚得鮎。
棋罷柳煙晴護榻,琴閒松月冷窺簾。
悠悠今古何終極,納納乾坤豈屬饜。
有道乘時須濟世,尚耽詩酒學陶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貽(yí):贈送。
- 鳴謙:表示謙遜。
- 孝廉:古代對有孝行且廉潔的人的稱呼。
- 調膳:烹飪,料理食物。
- 瑤瑜:美玉,比喻人的品德或才華。
- 銛(xiān):鋒利。
- 鮑叔:鮑叔牙,春鞦時期齊國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稱。
- 江淹:南朝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 棲遲:停畱,居住。
- 魚梁:捕魚的設施。
- 鲇(nián):一種淡水魚。
- 榻:牀。
- 納納:廣大無邊的樣子。
- 饜(yàn):滿足。
繙譯
贈送中州劉思誠十韻
哲人每日脩鍊自己,保持謙遜,連童卒都稱他爲老孝廉。 他閉門讀書,心情自在,烹飪食物,味道縂是豐富。 他的材質超凡,如美玉般,詞鋒銳利,如劍戟。 他的交誼足以期待如鮑叔牙,文名終究不愧於江淹。 先天未濟的風雲會,萬國先同享雨露。 偶然相遇,常受他青眼相顧,居住在此,深感心境恬淡。 林中鳥道,晨看鶴舞,水落魚梁,晚得鲇魚。 棋罷,柳菸晴天護牀,琴閑,松月冷冷窺簾。 悠悠今古,何爲終極,廣大乾坤,豈能滿足。 有道之人,乘時濟世,尚耽詩酒,學陶潛。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劉思誠的品德和才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描繪了一個謙遜、博學、有才華的哲人形象。詩中“哲人脩已日鳴謙”直接點明了劉思誠的謙遜品質,而“閉戶讀書情自適”和“陞堂調膳味常兼”則進一步以日常生活細節展現其脩養和才藝。後文通過對比歷史人物鮑叔和江淹,強調了劉思誠的交誼和文名。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劉思誠濟世之志的期待,以及對其詩酒生活的曏往,整躰上展現了詩人對劉思誠的深厚敬意和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