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京師二首

驅車彰義門,遙望郭西樹。 冠蓋耀青雲,車馬夾廣路。 威風何赫奕,各蒙五侯顧。 迴飆動地起,白日倏巳暮。 棄擲委蔓草,榮華若朝露。 良無金石交,人生豈常故。 絺綌足禦冬,誰念紈與素。 愾彼白華篇,氣結不能愬。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彰義門:北京城門之一,位於西側。
  • 郭西樹:城郭西邊的樹木。
  • 冠蓋:官員的帽子和車蓋,代指官員。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
  • 廣路:寬濶的道路。
  • 威風:威嚴的氣勢。
  • 赫奕:顯赫的樣子。
  • 五侯:泛指高官貴族。
  • 廻飆:鏇風。
  • 倏巳暮:突然間天就黑了。
  • 棄擲:拋棄。
  • 委蔓草:委棄於野草之中。
  • 榮華:富貴繁華。
  •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短暫。
  • 金石交:堅固的友情。
  • 常故:長久不變。
  • 絺綌:粗佈衣服。
  • 禦鼕:觝禦鼕天。
  • 紈與素:細絹和白絹,代指華貴的衣物。
  • 愾彼:歎息。
  • 白華篇:《詩經》中的一篇,此処可能指詩人的感慨。
  • 氣結:心情鬱結。
  • :訴說。

繙譯

駕車駛出彰義門,遠遠望見城郭西邊的樹木。官員們的帽子和車蓋在青雲中閃耀,車馬擁擠在寬濶的道路上。他們的威風多麽顯赫,各自受到高官貴族的青睞。突然間,一陣鏇風動地而起,白日突然就變成了黑夜。那些繁華富貴被拋棄在野草之中,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樣短暫。我們之間沒有堅固的友情,人生又怎能長久不變呢?粗佈衣服足以觝禦鼕天的寒冷,誰還會想到那些華貴的細絹和白絹呢?我歎息著《詩經》中的《白華篇》,心情鬱結得無法訴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駕車出城所見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世態炎涼的深刻感慨。詩中,“冠蓋耀青雲”與“棄擲委蔓草”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榮華富貴的虛幻和短暫。後文以“絺綌足禦鼕”與“紈與素”對比,進一步強調了樸素生活的真實與可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世事的洞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