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溪道中懷秦露坡年丈

附驥當年識少遊,燕臺別後幾經秋。 山城且喜萍蹤合,鬥宿俄驚劍氣浮。 對酌黃花常佐酒,論交夜雨共登樓。 何堪一別銅崖月,綠樹青山障遠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提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道中:途中。
  • :懷念。
  • 秦露坡: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年丈:對年長者的尊稱。
  • 附驥: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 少遊:年輕的遊子。
  • 燕臺:古代燕國的臺,這裏指詩人與秦露坡分別的地方。
  • 鬥宿:北斗星。
  • 劍氣:比喻英氣或才華。
  • :顯現。
  • 黃花:菊花。
  • 佐酒:助酒興。
  • 論交:談論交情。
  • 銅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障遠眸:阻擋遠望的視線。

翻譯

當年我依附着年輕的遊子,在燕臺分別後,已經過了多少個秋天。 在這山城之中,我欣喜地發現我們的萍水相逢,北斗星突然顯現出劍氣般的英氣。 我們對着黃花共飲,常常助酒興,夜雨中談論交情,一起登上高樓。 怎能忍受與銅崖月一別,綠樹青山阻擋了我遠望的視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舊友秦露坡的深切懷念。詩中通過回憶與秦露坡的相識和分別,以及共同經歷的歡樂時光,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詩中的「鬥宿俄驚劍氣浮」一句,以北斗星的劍氣比喻秦露坡的英氣和才華,形象生動。結尾的「綠樹青山障遠眸」則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離而產生的無奈和惆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韻味。

李學一

李學一,字萬卿,號文軒。歸善(今廣東惠陽)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舉人,明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刑科給事中。歷任湖廣參議、貴州提學副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四、吳道鎔《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李學一詩,以張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軒公集》爲底本。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