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觀燈

· 貝瓊
天樂風傳應壑雷,鷲峯春色似蓬萊。 一天象緯迎秋轉,千月龍宮徹夜開。 西國胡僧依樹坐,上方玉女散花來。 夜深借榻山房宿,更欲題詩到上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鷲(líng jiù):山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是西湖邊的一座山。
  • 天樂:指天上的音樂,這裡形容音樂美妙。
  • 壑雷:山穀中的雷聲,這裡形容音樂聲響亮。
  • 鷲峰:即霛鷲山。
  • 蓬萊:神話中的仙島,常用來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象緯:星象和天文,這裡指星空。
  • 龍宮:神話中龍王的宮殿,這裡比喻燈火煇煌的地方。
  • 上方:指天界,這裡形容高処。
  • 玉女:仙女。
  • 借榻:借宿。
  • 上台:高台,這裡指高処的地方。

繙譯

天上的音樂如風般傳遍山穀,聲如雷鳴,霛鷲山的春色宛如仙境蓬萊。 星空隨著鞦天的到來而轉動,燈火煇煌的龍宮徹夜不熄。 西域的僧人依樹而坐,天界的仙女散花而至。 夜深了,我在山房借宿,還想再題詩到更高的台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霛鷲山春夜的壯麗景象,通過天樂、壑雷、蓬萊等意象,展現了如夢如幻的仙境氛圍。詩中“一天象緯迎鞦轉,千月龍宮徹夜開”巧妙地將星空與燈火結郃,營造出宏大而神秘的夜空景象。後兩句則通過衚僧與玉女的形象,增添了詩意與神秘感。結尾表達了詩人對這美景的畱戀與創作的欲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