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次韻張思廣助教見寄二首

· 貝瓊
有淚如銀燭,心灰卻始乾。 空瞻鴻雁遠,不念鶺鴒寒。 江海浮吳闊,乾坤入楚寬。 登樓重擬賦,落日在闌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鶺鴒(jí líng):一種鳥,常用來比喻兄弟。
  • 闌干:欄杆。

翻譯

我的淚水如同銀燭般流淌,心已成灰,卻始終乾涸。 空望着遠飛的鴻雁,不再掛念那寒冷中的鶺鴒。 江海茫茫,吳地顯得遼闊無邊;乾坤浩蕩,楚地則寬廣無垠。 我登上高樓,想要再次賦詩,只見落日斜照在欄杆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愁。詩中「有淚如銀燭,心灰卻始乾」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痛苦與絕望。後兩句以鴻雁和鶺鴒爲喻,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末句「落日在闌干」則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意境,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