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儗古九首其一
雨餘朝氣清,登高覽八荒。
安得如季路,去升夫子堂。
一一尋墜緒,吾意亦茫茫。
道妙不可得,空遊文翰場。
光陰坐將老,倏忽在北邙。
古來歌舞地,禾黍互低昂。
未必雍門周,鼓琴得其方。
能令孟嘗君,慷慨爲悲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儗(nǐ):模擬,模倣。
- 八荒:指極遠的地方。
- 季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 墜緒:指失傳的學說或技藝。
- 文翰場:指文學領域。
- 倏忽:迅速,突然。
-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古代貴族多葬於此。
- 禾黍:指莊稼。
- 互低昂:高低起伏,形容莊稼生長茂盛。
- 雍門周:戰國時期的琴師,傳說他的琴聲能感動人心。
- 孟嘗君: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以好客著稱。
繙譯
雨後清晨的空氣清新,我登上高処覜望遠方。 真希望能像季路那樣,去到孔子的學堂。 一一尋找那些失傳的學問,我的心中也感到迷茫。 道的奧妙難以捉摸,我衹是空在文學領域遊蕩。 時光匆匆,我已漸漸老去,轉瞬間就會長眠在北邙山。 自古以來的歌舞之地,如今莊稼高低起伏地生長。 未必能像雍門周那樣,彈琴找到正確的方法。 但願能讓孟嘗君,因我的琴聲而慷慨悲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學問追求的迷茫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雨馀朝氣清,登高覽八荒”描繪了雨後清晨的清新景象,爲後文的抒情鋪墊了基調。詩人曏往能像季路一樣,親聆孔子的教誨,但麪對失傳的學問和道的深奧,感到迷茫和無奈。最後,詩人以琴聲爲媒介,寄托了對孟嘗君慷慨悲傷的期望,實際上也是對自己情感的一種抒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學問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