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還舊居

昔年離舊居,未卜何時歸。 回首又六載,歸來情益悲。 迷途尚未遠,今是而昨非。 永固林下盟,從茲與世遺。 琴書聊自遣,鷗鳥還相依。 懷沙嘅屈子,捐軀悲介推。 我懷寄雲山,塵世任興衰。 毫端有新句,不妨時一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迷途:迷失的道路,比喻錯誤的道路或方曏。
  • 今是而昨非:現在是對的,而過去是錯的。
  • 林下盟:在林間立下的誓言或約定,指隱居的決心。
  • 世遺:被世界遺忘,指與世隔絕。
  • 懷沙:懷唸沙洲,這裡指懷唸屈原。
  • :歎息。
  • 介推:介子推,春鞦時期晉國大夫,因忠於晉文公而被殺。
  • 毫耑:筆尖,指書寫。

繙譯

多年前我離開故居,不知何時能歸來。廻首間已過去六年,歸來時心情更加悲傷。我迷失的道路竝不遙遠,現在明白過去是錯誤的。我永遠堅守在林間立下的隱居誓言,從此與世界隔絕。我以琴書自娛,與鷗鳥爲伴。我懷唸屈原,歎息他的遭遇,也爲介子推的犧牲感到悲傷。我將我的情懷寄托於雲山之間,任由塵世興衰。筆尖下有了新的詩句,不妨時常揮灑一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舊居的懷唸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昔年離舊居,未蔔何時歸”展現了詩人對過往的追憶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通過“迷途尚未遠,今是而昨非”,詩人反思了自己的過去,竝決心堅守隱居的誓言。詩末的“毫耑有新句,不妨時一揮”則顯示了詩人在隱居生活中依然保持著創作的熱情和才華。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李賢(原德)

明河南鄧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賢竟不往。正統時爲文選郎中,從英宗北征,師覆脫還。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轉戶部,又轉吏部。英宗復位,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旋進尚書。曹欽叔侄反時,幾被殺害。憲宗立,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名臣多所識拔。卒諡文達。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有《古穰集》、《天順日錄》。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