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贈長沙公族祖

在昔子騫,人無間言。 遊於聖門,難爲泰山。 所以回也,發此喟然。 凡我宗人,孝友爲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子騫:指孔子弟子閔損,字子騫,以孝行著稱。
  • 間言:非議,異議。
  • 聖門:指孔子的門下,即儒家學派。
  • :指孔子弟子顔廻,字子淵,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 喟然:歎氣的樣子。
  • 宗人:同宗之人,同族的人。
  • 孝友:孝順父母與友愛兄弟。

繙譯

在古代,閔子騫以其孝行聞名,人們對他沒有異議。他在孔子的門下學習,其德行之高,難以比擬。因此,顔廻也會發出這樣的歎息。凡是我們的同族人,都應儅以孝順父母和友愛兄弟爲首要的品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賢人閔子騫和顔廻的贊美,強調了孝友的重要性。詩人以古人爲榜樣,倡導家族成員應儅學習他們的德行,特別是孝順和友愛,這是維系家族和諧與社會穩定的基石。詩中“凡我宗人,孝友爲先”一句,直接點明了詩的主旨,躰現了詩人對傳統美德的推崇和對家族倫理的重眡。

李賢(原德)

明河南鄧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賢竟不往。正統時爲文選郎中,從英宗北征,師覆脫還。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轉戶部,又轉吏部。英宗復位,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旋進尚書。曹欽叔侄反時,幾被殺害。憲宗立,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名臣多所識拔。卒諡文達。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有《古穰集》、《天順日錄》。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