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閣晚猶急,月窗宵漸輝。 稍驅雲霧散,翻重雪霜威。 起坐爐須擁,晨看木盡稀。 徘徊問氣勢,死逼漢宮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鈴閣:古代官署懸掛鈴鐺的樓閣,用以傳遞信息。
  • 月窗:月光照射的窗戶。
  • 雲霧:雲和霧,常用來比喻事物的隱晦不明。
  • 雪霜:雪和霜,常用來比喻嚴寒或嚴峻的考驗。
  • 爐須擁:爐火需要被圍擁,意指需要取暖。
  • 漢宮闈:漢朝的宮廷內部,這裏指宮廷的權力鬥爭。

翻譯

官署的鈴聲在傍晚依舊急促,月光照亮的窗戶在夜晚漸漸明亮。 風稍微驅散了雲霧,卻帶來了更重的雪霜之威。 起身坐下時,爐火需要被圍擁以取暖,清晨看去,樹木都已稀疏。 徘徊中詢問這風的氣勢,它似乎在逼迫漢宮的內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風的力量和影響,隱喻了權力鬥爭的嚴峻和無情。詩中「鈴閣晚猶急」和「月窗宵漸輝」形成了時間上的對比,突出了風的不息之勢。而「稍驅雲霧散,翻重雪霜威」則形象地表達了風帶來的變化,既有驅散陰霾的一面,也有帶來嚴寒的另一面。最後兩句「徘徊問氣勢,死逼漢宮闈」則直接指向了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暗示了風的強勢和不可抗拒。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自然現象的描寫,巧妙地映射了社會現實。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