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春三首

· 元稹
失卻遊花伴,因風浪引將。 柳堤遙認馬,梅徑誤尋香。 晚景行看謝,春心漸欲狂。 園林都不到,何處枉風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遣春:送走春天。
  • 失卻:失去。
  • 遊花伴:指春天裡一同賞花的朋友或伴侶。
  • 因風浪引將:因爲風浪而被帶走。
  • 柳堤:種有柳樹的堤岸。
  • 遙認馬:遠遠地辨認出馬匹。
  • 梅逕:種有梅樹的小路。
  • 誤尋香:錯誤地尋找花香。
  • 晚景:傍晚的景色。
  • 行看謝:即將凋謝。
  • 春心:春天的情感,多指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追求。
  • 漸欲狂:逐漸變得狂熱。
  • 園林:花園和林地。
  • :白費,徒勞。

繙譯

失去了賞花的朋友,因爲風浪而被帶走。 遠遠地在柳堤上辨認馬匹,錯誤地在梅逕中尋找花香。 傍晚的景色即將凋謝,春天的情感逐漸變得狂熱。 花園和林地都未曾到達,何処能白費這美好風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逝去的無奈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人通過“失卻遊花伴”和“因風浪引將”表達了對春天逝去的遺憾,而“柳堤遙認馬”和“梅逕誤尋香”則巧妙地以景寓情,抒發了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唸。詩的最後兩句“園林都不到,何処枉風光”則強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能盡情享受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春天和美好時光的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