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峽船具詩梢
少嘗侍先君,餘閒誦白氏。
始得入峽詩,深味作詩旨。
雲有萬仞山,雲有千丈水。
自念坎壈時,尤多兢慎理。
山束峽如口,水漱石如齒。
孤舟行其中,薄冰猶坦履。
孱顏屹焉立,洶涌勃然起。
百丈爲前牽,萬險即平砥。
破之以篔簹,續之以麻枲。
礪之堅以節,引之直如矢。
杼軸連半空,長短隨兩涘。
鐵鎖枉馳名,錦纜謾稱美。
長繩豈能系,朽索何足擬。
苟非?之爲,胡可力行此。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坎壈(kǎn lǎn):坎坷不平。
- 兢慎(jīng shèn):小心謹慎。
- 孱顏(chán yán):形容山峯高聳。
- 洶涌(xiōng yǒng):形容水勢浩大。
- 篔簹(yún dāng):大竹。
- 麻枲(má xǐ):麻類植物的總稱。
- 杼軸(zhù zhóu):織布機的主要部件。
- 兩涘(liǎng sì):兩岸。
- ?(gǎo):古代用於系船的繩索。
翻譯
我年輕時曾侍奉父親,閒暇時讀白居易的詩。初次讀到描寫三峽的詩,深刻體會到作詩的真諦。詩中描述有萬仞高山,千丈深水。我想到自己經歷的坎坷,更加明白小心謹慎的道理。山峽像被山口緊束,水流沖刷石頭如利齒。孤舟在其中行駛,如同走在薄冰之上。山峯高聳屹立,水勢洶涌澎湃。用百丈長的繩索牽引,萬般險阻都變得平坦。用大竹破開作爲船具,再用麻繩接續。磨礪得堅硬而有節,牽引時直如箭矢。織布機部件連到半空,長短隨兩岸而定。鐵鎖雖馳名,錦纜雖稱美。但長繩怎能繫住,朽索又怎能比擬。如果不是用?作爲系船之物,怎能如此努力前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三峽的艱險和行船的困難,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坎坷的深刻感悟和對謹慎行事的強調。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山束峽如口,水漱石如齒」,展現了三峽的險峻。同時,通過對船具的細緻描繪,如「破之以篔簹,續之以麻枲」,體現了作者對細節的關注和對技藝的讚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自然景觀的讚美,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