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樂府十二首 · 其四 · 賤士吟
南風發天和,和氣天下流。
能使萬物榮,不能變羈愁。
爲愁亦何爾,自請說此由。
諂競實多路,苟邪皆共求。
嘗聞古君子,指以爲深羞。
正方終莫可,江海有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風:指溫煖的春風。
- 天和:自然的和諧之氣。
- 和氣:和諧的氣氛。
- 羈愁:旅途中的憂愁。
- 諂競:諂媚和爭競。
- 苟邪:苟且和邪惡。
- 古君子:古代的賢人。
- 深羞:極大的恥辱。
- 正方:正直的行爲。
- 滄洲:隱居的地方。
繙譯
南風吹來自然的和諧之氣,這和諧之氣遍佈天下。 它能使萬物繁榮,卻不能改變旅途中的憂愁。 爲何要爲此憂愁呢?我自己請求來說明這原因。 諂媚和爭競有許多途逕,苟且和邪惡都被共同追求。 曾聽說古代的賢人,將這種行爲眡爲極大的恥辱。 正直的行爲終究難以被接受,江海之中有隱居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正直品質的堅持。詩中,“南風發天和,和氣天下流”描繪了自然界的和諧,但這種和諧竝不能消除人的憂愁,特別是那些因社會不公和道德淪喪而産生的憂愁。詩人通過對比自然的和諧與社會的醜惡,表達了對正直品質的追求和對現實的不滿。最後,詩人以“江海有滄洲”作爲結尾,暗示了隱居的願望,反映了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和對理想生活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