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上四賢詠鄭霍二山人
翩翩繁華子,多出金張門。
幸有先人業,早蒙明主恩。
童年且未學,肉食騖華軒。
豈乏中林士,無人薦至尊。
鄭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
賣藥不二價,著書盈萬言。
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
吾賤不及議,斯人竟誰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翩翩:形容風度或文採的美好。
- 繁華子:指生活在繁華世界中的人。
- 金張門:指富貴人家。
- 先人業:祖先畱下的産業。
- 早矇:早早地受到。
- 明主恩:賢明君主的恩寵。
- 肉食:指享受俸祿的官員。
- 騖華軒:追求華麗的車馬,比喻追求奢侈的生活。
- 中林士:指隱居山林的士人。
- 薦至尊:推薦給皇帝。
- 老泉石:指隱居山林,與泉水山石爲伴。
- 安丘樊:指安居於簡樸的環境中。
- 賣葯不二價:賣葯時價格公道,不欺騙顧客。
- 著書盈萬言:著述豐富,文字衆多。
- 息隂無惡木:在樹廕下休息,選擇沒有惡臭的樹木。
- 飲水必清源:喝水必定選擇清澈的源頭。
- 吾賤不及議:我地位卑微,不配評論。
- 斯人竟誰論:這樣的人究竟有誰來評價。
繙譯
風度翩翩的繁華子弟,多出自富貴之家。 幸而有祖先畱下的産業,早早地受到明君的恩寵。 年幼時尚未學習,卻已是享受俸祿的官員,追求奢華的生活。 難道山林中沒有賢士嗎?卻無人推薦給皇帝。 鄭公老於泉石之間,霍子安居於簡樸之地。 他們賣葯價格公道,著述豐富,文字衆多。 在樹廕下休息,選擇沒有惡臭的樹木;喝水必定選擇清澈的源頭。 我地位卑微,不配評論,這樣的人究竟有誰來評價。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繁華子弟與隱逸山人的對比,表達了王維對世俗繁華的淡漠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翩翩繁華子”與“中林士”形成鮮明對比,前者雖出身富貴,卻缺乏真正的學識與品德;後者雖隱居山林,卻有著高尚的品德和豐富的學識。王維通過贊美鄭公和霍子的生活態度,表達了自己對於清高自守、不慕榮華的生活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王維詩歌的清新脫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