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
三賢異七賢,青眼慕青蓮。
乞飯從香積,裁衣學水田。
上人飛錫杖,檀越施金錢。
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煙。
寒空法雲地,秋色淨居天。
身逐因緣法,心過次第禪。
不須愁日暮,自有一燈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
- 青蓮:這裏指青蓮花,也可借指佛。
- 香積:指香積廚,寺廟的廚房。
- 上人:對僧侶的尊稱。
- 飛錫杖:錫杖,佛教的一種杖具,僧人出行攜帶,這裏指僧侶持錫杖出行。
- 檀越:施主。
- 趺坐(fū zuò):佛教徒盤腿端坐的姿勢。
- 法雲地:佛教術語。
- 淨居天:佛教術語。
翻譯
三位賢人和七位賢人不同,他們用青眼羨慕青蓮花般的佛。乞求齋飯從香積廚而來,裁剪衣服學習水田袈裟樣式。上人持着錫杖出行,施主施捨金錢。在屋檐前的白日裏趺坐,在竹子下的煙霧中焚香。寒冷的天空如法雲地,秋色如淨居天般明淨。自身隨着因緣佛法,內心超越次第禪定。不需要爲日暮而憂愁,自然有一盞燈在燃亮。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在盧四員外宅看到僧人飯食以及修行的場景。詩中通過對各種佛教相關事物和行爲的描寫,如香積廚的齋飯、僧人攜帶錫杖、趺坐等,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聖的宗教氛圍。同時也體現了詩中所寫的賢人們對佛法的尊崇和嚮往。「身逐因緣法,心過次第禪」等句表達了對修行和佛理的感悟。整體語言優美,意境深邃,將佛教元素與自然景象巧妙融合,展現出王維對宗教和人生的獨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