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峯館夜對桐花寄樂天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怨澹不勝情,低迴拂簾幕。
葉新陰影細,露重枝條弱。
夜久春恨多,風清暗香薄。
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
但感事睽違,非言官好惡。
奏書金鑾殿,步屣青龍閣。
我在山館中,滿地桐花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漠漠: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
- 怨澹:指情感深沉而含蓄。
- 睽違:分離,隔開。
- 步屣:行走的腳步聲。
- 青龍閣:指宮中的樓閣。
繙譯
微弱的月光照在桐花上,月光微弱,桐花模糊不清。 情感深沉而含蓄,低垂地拂過簾幕。 新葉的隂影細小,露水沉重使枝條顯得柔弱。 夜深了,春天的遺憾多了,風清了,暗香也淡了。 這個夜晚,我深深地思唸你,思唸得我瘦弱如削。 衹是感歎我們之間的距離,不是說官員的好惡。 我在金鑾殿上奏書,腳步聲在青龍閣中廻響。 而我在這山中的館捨裡,滿地都是落下的桐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夜的靜謐景象,通過微月、桐花、新葉、露水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深切思唸。詩中“微月照桐花”一句,以月光和桐花爲媒介,營造出一種朦朧而幽美的意境。後文“夜久春恨多”則透露出詩人因思唸而生的憂愁。整首詩情感細膩,語言凝練,展現了元稹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