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 王勃
彭澤官初去,河陽賦始傳。 田園歸舊國,詩酒間長筵。 列室窺丹洞,分樓瞰紫煙。 縈迴亙津渡,出沒控郊廛。 鳳琴調上客,龍轡儼羣仙。 松石偏宜古,藤蘿不記年。 重檐交密樹,復磴擁危泉。 抗石晞南嶺,乘沙眇北川。 傅巖來築處,磻溪入釣前。 日斜真趣遠,幽思夢涼蟬。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澤官:指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縣令。
  • 河陽賦:指潘岳的《河陽縣作》,潘岳曾任河陽縣令。
  • 丹洞:指紅色的山洞,常用來形容仙境。
  • 紫煙:指山間的雲霧,常用來形容仙境或高遠之地。
  • 亙:橫貫,連續不斷。
  • 郊廛:指城外的市集或居民區。
  • 鳳琴:指華美的琴,常用來形容音樂的美妙。
  • 龍轡:指華麗的馬車,常用來形容車駕的豪華。
  • 藤蘿:一種攀緣植物,常用來形容古老的樹木或建築。
  • 復磴:指重疊的石階。
  • 抗石:指高聳的石頭。
  • 傅巖:指傅說築牆的地方,傅說是商朝的賢相。
  • 磻溪:指姜太公釣魚的地方,姜太公是周朝的開國功臣。
  • 真趣:指真正的樂趣或意境。
  • 夢涼蟬:指夢中聽到的涼蟬鳴叫,常用來形容秋天的寂靜或思鄉之情。

翻譯

陶淵明剛離開彭澤縣,潘岳的《河陽縣作》開始流傳。 回到故鄉的田園,詩酒之間擺開長長的宴席。 排列的房間窺視着紅色的山洞,分開的樓閣俯瞰着紫色的雲霧。 曲折迴旋橫貫着渡口,時隱時現控制着城外的市集。 華美的琴聲調動了尊貴的客人,豪華的馬車彷彿載着羣仙。 松石顯得格外古樸,藤蘿纏繞不知歲月。 重疊的屋檐下密佈着樹木,重疊的石階圍繞着危險的泉水。 站在高聳的石頭上眺望南嶺,踏着沙土遠望北川。 傅說築牆的地方來了,姜太公釣魚的地方到了。 夕陽斜照,真正的樂趣顯得遙遠,幽思中夢見涼蟬的鳴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田園歸隱、詩酒宴樂的畫卷,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熱愛。詩中「彭澤官初去,河陽賦始傳」引用了陶淵明和潘岳的典故,表達了對前賢的敬仰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後文通過「丹洞」、「紫煙」、「鳳琴」、「龍轡」等詞語,構建了一個充滿仙氣和古樸韻味的意境,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結尾的「日斜真趣遠,幽思夢涼蟬」則抒發了詩人對自然之趣的追求和對故鄉的深深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詩意和哲理。

王勃

王勃

王勃,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