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上田園即事

· 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屏居:隱居。
  • 淇水:位於今河南省的一條河流。
  • 桑柘:桑樹和柘樹,柘樹(zhè shù)。
  • 閭井:村莊。
  • 靜者:指隱士。
  • 荊扉:用荊條編制的門,指簡陋的門。

翻譯

我隱居在淇水之畔,東邊的原野開闊無山。 太陽隱沒在桑樹和柘樹之外,河水在村莊間閃爍着光芒。 牧童望着村莊的方向歸去,獵犬跟隨主人回家。 作爲一位隱士,我又有何事可做呢?只是趁着白晝將荊扉關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田園生活畫面。王維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寧靜安詳的心境。詩中的「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巧妙地利用光影和景物的變化,營造出一種平和而美麗的田園風光。結尾的「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更是以一種淡泊的態度,展現了隱士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學。

王維

王維

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