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下芙蓉

· 包何
一人理國致昇平,萬物呈祥助聖明。 天上河從闕下過,江南花向殿前生。 慶雲垂蔭開難落,湛露爲珠滿不傾。 更對樂懸張宴處,歌工欲奏採蓮聲。
拼音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闕下:宮闕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地。
  • 理國:治理國家。
  • 昇平:太平盛世。
  • 呈祥:呈現吉祥之兆。
  • 聖明:指皇帝英明。
  • 慶雲:五色雲,古人以爲喜慶、吉祥之氣。
  • 垂蔭:垂下樹蔭,比喻恩澤庇護。
  • 湛露:濃重的露水。
  • 樂懸:懸掛的樂器,指鐘磬一類。
  • 歌工:歌者,歌手。
  • 採蓮聲:採蓮曲,一種古代樂曲。

翻譯

一位君王治理國家,帶來了太平盛世,萬物都呈現出吉祥的徵兆,以助聖明的皇帝。天上的銀河似乎從宮闕之下流過,江南的花朵在殿前盛開。吉祥的慶雲垂下樹蔭,似乎難以散去,濃重的露水如同珍珠,滿溢而不傾。在懸掛樂器的宴會場所,歌者準備奏響採蓮曲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賢明君主治理下的國家繁榮景象,通過「一人理國致昇平」展現了君主的英明與國家的太平。詩中「天上河從闕下過,江南花向殿前生」以壯麗的意象表達了皇宮的輝煌與自然的和諧。結尾的「歌工欲奏採蓮聲」則預示着歡樂祥和的氣氛,整首詩充滿了對盛世美景的讚美和對君主的頌揚。

包何

唐潤州延陵人,一說湖州人,字幼嗣。包融子。玄宗天寶進士。代宗大曆中爲起居舍人。工詩。與弟父包融、包佶齊名,世稱三包。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