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江淮名勝圖
刻意吟雲山,尤知隱淪妙。
遠公何爲者,再詣臨海嶠。
而我高其風,披圖得遺照。
援毫無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掃荊門煙,明標赤城燒。
青蔥林間嶺,隱見淮海徼。
但指香爐頂,無聞白猿嘯。
沙門既雲滅,獨往豈殊調。
感對懷拂衣,胡寧事漁釣。
安期始遺舄,千古謝榮耀。
投跡庶可齊,滄浪有孤棹。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刻意:用心地、努力地。
- 隱淪:隱居。
- 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這裏泛指高僧。
- 再詣:再次前往。
- 臨海嶠:臨海的山峯,這裏指臨海的地方。
- 高其風:推崇他的風範。
- 披圖:打開圖畫。
- 遺照:留下的影像,這裏指圖畫中的景象。
- 援毫:揮毫,指作畫。
- 逃境:逃避塵世的境界。
- 淡掃:輕輕描繪。
- 荊門煙:荊門山上的雲煙。
- 明標:清晰地標示。
- 赤城燒:赤城山的紅霞,如同燃燒。
- 青蔥:形容樹木青翠。
- 隱見:隱約可見。
- 淮海徼:淮海地區的邊界。
- 香爐頂:香爐峯的山頂。
- 白猿嘯:白猿的叫聲。
- 沙門:僧人。
- 獨往:獨自前往。
- 殊調:不同的調子,這裏指不同的生活方式。
- 感對:感慨相對。
- 拂衣:拂去衣上的塵埃,表示超脫塵世。
- 胡寧:何以,爲什麼。
- 事漁釣:從事漁釣生活。
- 安期:安期生,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遺舄:留下的鞋,這裏指仙人的遺蹟。
- 千古:永久。
- 謝榮耀:謝絕世間的榮華富貴。
- 投跡:投身。
- 庶可齊:或許可以達到。
- 滄浪:水名,這裏指隱居的地方。
- 孤棹:孤舟。
翻譯
我用心吟詠雲山之美,更深知隱居的妙處。 那位高僧爲何人,再次前往臨海的山峯。 我推崇他的風範,通過圖畫得以見到他留下的影像。 揮毫作畫,沒有逃避塵世的境界,於是展開千里眺望。 輕輕描繪荊門山的雲煙,清晰地標示赤城山的紅霞。 青翠的林間山嶺,隱約可見淮海地區的邊界。 只指向香爐峯的山頂,不再聽聞白猿的叫聲。 僧人已經離去,獨自前往難道不是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嗎? 感慨相對,拂去衣上的塵埃,爲何要從事漁釣生活。 安期生留下的鞋,永久謝絕世間的榮華富貴。 投身或許可以達到,滄浪水邊有孤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雲山圖景,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高僧風範的推崇。詩中「刻意吟雲山」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情,而「遠公何爲者,再詣臨海嶠」則體現了對高僧的敬仰。後文通過「披圖得遺照」等句,將圖畫中的景象與現實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