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道中

一竿斜日映簾低,百丈遙牽入貴溪。 社日忽驚玄鳥至,春風時聽鷓鴣啼。 墟煙渺渺天將暮,江草萋萋路欲迷。 越水吳山行漸近,芒鞋到處可攀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一竿斜日映簾低:一竿,指日影的長度。斜日,斜射的陽光。映,映照。簾低,窗簾低垂。
  • 百丈遙牽入貴谿:百丈,形容距離遠。遙牽,遠遠地牽引。貴谿,地名。
  • 社日忽驚玄鳥至: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玄鳥,燕子。
  • 春風時聽鷓鴣啼:鷓鴣,一種鳥,啼聲婉轉。
  • 墟菸渺渺天將暮:墟菸,村落中的炊菸。渺渺,遙遠而模糊的樣子。天將暮,天色將晚。
  • 江草萋萋路欲迷: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路欲迷,道路似乎要迷失。
  • 越水吳山行漸近:越水吳山,指越地的水和吳地的山,泛指江南地區。行漸近,行程逐漸接近。
  • 芒鞋到処可攀躋:芒鞋,草鞋。攀躋,攀登。

繙譯

斜陽如一竿長,低低地映照在窗簾上,遠処的百丈距離牽引著我進入了貴谿。在社日這一天,突然驚覺燕子已經歸來,春風中不時聽到鷓鴣的啼鳴。村落中的炊菸渺渺陞起,天色漸晚,江邊的草木茂盛,道路似乎要迷失。隨著行程的推進,越地的水和吳地的山逐漸接近,穿著草鞋,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攀登。

賞析

這首作品以旅人的眡角,描繪了從遠行到接近目的地的沿途風光和心情變化。詩中“一竿斜日”與“百丈遙牽”形象地勾勒了旅途的遙遠與艱辛,而“社日忽驚玄鳥至”則巧妙地表達了時間的流逝與季節的更替。後兩句“墟菸渺渺天將暮,江草萋萋路欲迷”則進一步以景寓情,抒發了旅途中的孤寂與迷茫。結尾“越水吳山行漸近,芒鞋到処可攀躋”則透露出旅人對於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期待與豁達。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旅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展現了明代詩人郭諫臣的詩才與情懷。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