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有感八首

· 陳璉
晉陽肇唐基,君臣總英哲。 學士登瀛洲,廟堂居稷契。 寶曆甫三傳,陰禍日連結。 倘非張狄公,大業在茲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晉陽: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
  • :開始。
  • 寶曆:指帝王的統治時期。
  • :剛剛,才。
  • 陰禍:暗中的災禍。
  • 張狄公:指張柬之,唐朝名臣,曾助唐中宗復位。
  • 大業:偉大的事業,這裏指唐朝的基業。

翻譯

晉陽是唐朝的根基所在,那時的君臣都是英明智慧的人物。 學士們如登瀛洲般榮耀,朝堂上聚集着像稷契一樣的賢臣。 帝王的統治纔剛剛傳承了三代,暗中的災禍就接連不斷。 如果不是有張柬之這樣的忠臣,唐朝的偉大基業可能就此斷絕。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唐朝初期歷史的回顧,讚頌了當時的英明君臣和他們的偉大成就。詩中,「晉陽肇唐基」一句,即表明了晉陽對於唐朝建立的重要性。隨後,詩人通過「學士登瀛洲」和「廟堂居稷契」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當時朝堂上的賢才雲集之景。然而,好景不長,「寶曆甫三傳」後,國家便遭遇了連續的暗中災禍,詩人通過「倘非張狄公,大業在茲絕」表達了對張柬之等忠臣的敬仰,同時也暗示了唐朝能夠延續至今,實屬不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唐朝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