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有訪

攜酒尋佳友,衣紗染翠煙。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 石靜知逃世,山空自悟禪。 夜談忘日暮,聊復浩歌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磬音(qìng yīn):佛教法器磬發出的聲音。
  • 澹如泉:平靜如泉水。
  • 逃世:逃避世俗。
  • 悟禪:領悟禪理。
  • 浩歌:大聲歌唱。

翻譯

帶着酒去尋找好友,衣衫上染着山間的翠綠煙霧。 寺中磬聲清脆,如同品茗般清新,僧人的心境平靜如泉水。 靜謐的石頭似乎在逃避世俗,空曠的山中讓人領悟禪理。 夜晚的交談忘記了時間的流逝,聊得興起,便大聲歌唱着回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到山寺訪友的情景,通過「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等句,展現了山寺的寧靜與僧人的超然。詩中「石靜知逃世,山空自悟禪」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逃避和對禪理的領悟,體現了詩人嚮往寧靜、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山寺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郭輔畿

郭輔畿,原名京芳,字諮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舉人。有《洗硯堂文集》、《秋駕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檣集》、《閨怨詩百首》、《飲蘭紀囈》等。民國《新修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