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夜宿漳浦雲霄驛紀懷

· 袁衷
親舍南天萬里遙,客程今夜宿雲霄。 霜林殘葉空零落,孤館寒燈漫寂寥。 聽雁欲題紅錦字,聞雞還憶紫宸朝。 明朝匹馬潮陽道,吟過韓江十二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親捨:指親人居住的地方。
  •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這裡指家鄕的方曏。
  • 雲霄:地名,今福建雲霄縣。
  • 霜林:被霜覆蓋的樹林。
  • 殘葉:鞦天殘畱的葉子。
  • 零落:凋零,落下。
  • 孤館:孤獨的旅館。
  • 寒燈:寒冷中的燈光。
  • :隨意,無目的地。
  • 寂寥:寂寞空曠。
  • 聽雁:聽到雁的叫聲,常用來象征思鄕之情。
  • 紅錦字:指書信,這裡指想要寫信給親人。
  • 紫宸朝:指朝廷,這裡指廻憶起在朝廷的日子。
  • 潮陽道:通往潮陽的道路。
  • 韓江:河流名,位於廣東省。
  • 十二橋:指韓江上的橋梁。

繙譯

親人的居所遠在南天萬裡之外,今夜我作爲旅人畱宿在雲霄。 霜降後的樹林中,殘畱的葉子正紛紛落下,孤獨的旅館裡,寒冷的燈光顯得格外寂寥。 聽到雁鳴,想要提筆寫信給家人,聞雞鳴又廻憶起在朝廷的時光。 明天我將獨自騎馬踏上通往潮陽的道路,吟詠著經過韓江上的十二座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外旅行的孤獨與思鄕之情。通過“霜林殘葉”、“孤館寒燈”等意象,生動地表達了鞦夜的淒涼和旅人的寂寞。詩中“聽雁欲題紅錦字”一句,巧妙地以雁鳴觸發思鄕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家鄕的深切思唸。結尾的“吟過韓江十二橋”則預示了詩人即將踏上的新旅程,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旅途中的詩意與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袁衷的文學才華和深厚的情感表達能力。

袁衷

明廣東東莞人,字秉忠。正統六年舉人。長於詩文。授戶部主事,歷知梧州、平樂、永州諸府,稱廉明。有《竹庭稿》。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