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諸色牡丹同黃少保諸公賦

· 陳璉
天下名花是牡丹,幾株齊放近瑤壇。 檀心香染錦繡段,金縷杯承碼碯盤。 粉面臨風渾欲語,霓裳帶露不勝寒。 同遊此日俱勳貴,共倚雕闌得細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檀心:指牡丹花心呈檀木色,香氣濃鬱。
  • 金縷:金絲,這裡形容牡丹花瓣的紋理細膩如金絲。
  • 碼碯磐:一種精美的磐子,碼碯(mǎ nǎo)指瑪瑙,形容磐子質地珍貴。
  • 霓裳:原指神仙的衣裳,這裡比喻牡丹花瓣輕盈如仙衣。
  • 勛貴:指有功勛的貴族,這裡指同遊的人都是地位顯赫的人物。

繙譯

天下的名花中,牡丹最爲著名,幾株牡丹齊放,近在瑤罈之旁。 花心檀木色,香氣如錦綉般染人,花瓣紋理細膩如金絲,盛放在瑪瑙磐中。 粉嫩的花瓣在風中倣彿要說話,輕盈的花瓣如仙衣,帶露時更顯得不勝寒意。 此日同遊的都是有功勛的貴族,我們共同倚靠在雕欄上,得以細細觀賞。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牡丹的美麗與高貴,通過描繪牡丹的色彩、香氣和姿態,展現了其非凡的魅力。詩中“檀心香染錦綉段”和“金縷盃承碼碯磐”等句,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細膩的描繪,將牡丹的華貴與精致表現得淋漓盡致。結尾提到同遊者皆爲勛貴,不僅增加了詩歌的背景色彩,也暗示了牡丹作爲花中之王的地位,與貴族身份相得益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牡丹的風採和詩人的藝術匠心。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