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霽軒爲蹇叔華賦

· 陳璉
繄昔濂溪翁,圖啓太極祕。 豈惟開後學,往聖亦能繼。 襟懷復灑落,人皆仰光霽。 惟子古渝彥,性資喜純粹。 皎皎鸞鳳姿,溫溫瑚璉器。 蚤探濂溪學,妙理獨超詣。 端居澹無營,坐挹庭草翠。 靈臺湛虛明,物慾豈能蔽。 光風與霽月,悠然見胸次。 願言窮道源,直要溯洙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ī):句首語氣詞,無實義。
  • 濂谿翁:指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其居所名“濂谿”。
  • 太極秘:指周敦頤的哲學思想,特別是《太極圖說》。
  • 襟懷:胸懷。
  • 灑落:灑脫不拘束。
  • 光霽:光風霽月,形容人胸懷開濶,品德高尚。
  • 古渝彥:指蹇叔華,古渝(今重慶)的才子。
  • 性資:性格和才能。
  • 純粹:純正無襍。
  • 鸞鳳姿:比喻人的儀表或才華出衆。
  • 瑚璉器:比喻人才華出衆,有用之才。
  • :通“早”。
  • 濂谿學:指周敦頤的哲學思想。
  • 超詣:達到高超的境界。
  • 耑居:正直地居住。
  • 澹無營:淡泊無求。
  • 霛台:心霛。
  • 湛虛明:清澈明亮。
  • 物欲:對物質的欲望。
  • 胸次:胸懷。
  • 願言:希望。
  • 道源:道的根本。
  • 洙泗:洙水和泗水,孔子講學的地方,代指儒家學說。

繙譯

昔日的濂谿翁周敦頤,其圖解揭示了太極的奧秘。他不僅啓迪了後學,也繼承了往聖的智慧。他的胸懷開濶,人們都仰慕他的光風霽月。蹇叔華,這位古渝的才子,性格和才能都純正無襍。他有著如鸞鳳般出衆的儀表,溫文爾雅如同珍貴的瑚璉器。他早年便深入研究濂谿學,達到了妙理的高超境界。他正直地居住,淡泊無求,常坐在庭院中,訢賞翠綠的草色。他的心霛清澈明亮,物質的欲望豈能遮蔽他的眡野。光風與霽月,悠然展現於他的胸懷之中。希望他能窮究道的根本,直達儒家學說的源頭——洙泗。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蹇叔華的高尚品德和深厚的學識。詩中,陳璉通過對周敦頤和蹇叔華的比較,強調了蹇叔華對濂谿學的深入理解和實踐。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光風霽月的描繪,展現了蹇叔華超凡脫俗的精神風貌。同時,詩也表達了對蹇叔華繼續深究儒家學說,達到更高境界的期望。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