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閨怨:指女子在閨房中因思念愛人而產生的哀怨之情。
- 金爐:金屬製的香爐,常用來焚香。
- 險韻:指詩句中押韻的字難以找到合適的對應字,這裏指詩人用了很多仄聲字來押韻,使得詩句讀起來更加抑揚頓挫。
- 仄聲:古漢語四聲之一,聲音短促,包括上聲、去聲、入聲。
- 歷中添日刻:指曆法中增加了一天的刻度,意味着時間變長了。
- 短宵:短暫的夜晚。
翻譯
金屬香爐失去了往日的溫暖,蠟燭也不再有情,我拈來難押的韻腳,盡是仄聲,彷彿在訴說着心中的不平。我不相信曆法中增加的日刻真的延長了時間,因爲這短暫的夜晚,依舊沒有等到天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金爐無氣、燭無情的場景,表達了女子在閨房中的孤獨與哀怨。詩中「險韻拈來盡仄聲」一句,既展示了詩人高超的押韻技巧,也巧妙地傳達了女子內心的壓抑和不安。最後兩句「不信歷中添日刻,短宵依舊未天明」,則通過對比曆法的變化與現實的感受,深刻地表達了女子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對愛人歸來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閨怨詩的獨特魅力。
郭輔畿
郭輔畿,原名京芳,字諮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舉人。有《洗硯堂文集》、《秋駕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檣集》、《閨怨詩百首》、《飲蘭紀囈》等。民國《新修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159篇诗文
郭輔畿的其他作品
- 《 馬嵬 》 —— [ 明 ] 郭輔畿
- 《 秋蓬晚望 》 —— [ 明 ] 郭輔畿
- 《 大蓼灘遇雪 》 —— [ 明 ] 郭輔畿
- 《 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 —— [ 明 ] 郭輔畿
- 《 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 —— [ 明 ] 郭輔畿
- 《 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其五十五 》 —— [ 明 ] 郭輔畿
- 《 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 —— [ 明 ] 郭輔畿
- 《 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 —— [ 明 ] 郭輔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