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縣譙樓晚眺呈張明府

雨過峯巒生夕煙,登樓秋色正堪憐。 幾家城郭蒼山裏,一縣絃歌落照邊。 花近烽狼消古戍,葉飛雲雁下平田。 開樽取醉勞明府,無奈中原別緒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譙樓:古代城門上的瞭望樓。
  • 明府: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夕煙:傍晚的煙霧。
  • 絃歌:古代以琴瑟伴奏歌唱,這裏指歌聲。
  • 烽狼:古代烽火臺,用於傳遞軍情。
  • 開樽:打開酒器,準備飲酒。
  • 別緒:離別的情緒。

翻譯

雨後,峯巒間升起了傍晚的煙霧,登上城樓,秋天的景色正讓人憐愛。城郭和幾戶人家隱約在蒼翠的山巒之中,一縣的歌聲在夕陽的餘暉下飄揚。古戍邊的烽火臺旁,花朵近在咫尺,似乎消散了戰爭的痕跡;平坦的田野上,雲雁飛過,落葉飄下。明府準備了酒宴,邀請我共飲,但我心中卻無法擺脫離別的情緒,因爲即將離開中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傍晚登樓遠眺的秋景,通過「夕煙」、「秋色」、「蒼山」、「絃歌」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烽狼消古戍」與「雲雁下平田」形成對比,既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又體現了自然的和諧。結尾處的「別緒牽」則表達了詩人對中原的依戀和離別的無奈,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