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鶺鴒詩送黃箴卿扶兄櫬歸閩

流水涸有時,淚下如綆縻。 人生鮮長在,欻若石火馳。 朝遊竹素園,日夕寄招提。 良朋豈不嘆,友于心獨悲。 一號再三踊,欲去還復遲。 生者祇自苦,亡沒寧詎知。 嚴霜瘁野草,孤鳥將何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鶺鴒(jí líng):一種鳥,常用來比喻兄弟。
  • (chèn):棺材。
  • 綆縻(gěng mí):繩索,這裡比喻眼淚如繩索般不斷。
  • (xū):忽然。
  • 竹素園:指書齋或文人雅集之地。
  • 招提:寺廟。
  • 友於:指兄弟。
  • :跳躍,這裡指悲痛至極的動作。
  • (cuì):枯萎。
  • 將何之:將去往何処。

繙譯

鞦草中的鶺鴒,詩送黃箴卿扶兄長的棺材歸閩。 流水乾涸有時,淚下如繩索不斷。 人生少有長久在世,忽然間如石火般迅速消逝。 早晨遊於書齋,日落時寄宿寺廟。 良朋豈不感歎,兄弟間心獨悲。 一聲號哭再三跳躍,欲離去又遲疑。 生者衹自苦,亡者又怎能知曉。 嚴霜使野草枯萎,孤鳥將去往何処。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兄弟早逝的深切悲痛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流水涸有時,淚下如綆縻”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因悲痛而淚流不止的情景,而“人生鮮長在,欻若石火馳”則深刻反映了人生短暫、轉瞬即逝的哀思。詩末的“嚴霜瘁野草,孤鳥將何之”更是以自然景象寓意生命的脆弱和無助,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兄弟情誼的珍眡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認識。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