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海珠寺示同遊文憲使周僉憲

· 王稱
絕島波心見,棲身玉鏡中。 欲觀鰲背日,還仗鷁樓風。 客思員壺外,雲程若木東。 蜃光晴作霧,海氣晝成虹。 僧剎蛟龍護,神珠水月通。 同遊多逸侶,歸棹擬乘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鰲背日:指海上的日出,鰲背比喻海面。
  • 鷁樓風:指船上的風,鷁樓指船樓。
  • 員壺:即「圓壺」,指仙境。
  • 若木:神話中的樹名,生長在日入之處。
  • 蜃光:指海市蜃樓的光影。
  • 僧剎:寺廟。
  • 神珠:傳說中的寶珠,這裏指海中的珍寶。
  • 水月:水中月影,比喻虛幻的事物。
  • 逸侶:志同道合的朋友。
  • 歸棹:歸舟,指回家的船。

翻譯

在波濤洶涌的海島上,我彷彿置身於一塊晶瑩的玉鏡之中。爲了觀賞海上的日出,我們依賴着船上的風。遊客的思緒飄向了仙境之外,雲層似乎在日落之處展開了道路。海市蜃樓的光影在晴朗的天空中形成霧靄,海氣在白天化作彩虹。寺廟彷彿被蛟龍守護,水中的寶珠與月光相通。同遊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打算乘着歸舟,彷彿在空中飛行一般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遊歷海珠寺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神話元素,展現了海上的奇幻美景。詩中「鰲背日」、「鷁樓風」等詞語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增強了詩歌的神祕感和想象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和對友情的珍視。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