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篇

· 史遷
炎劉昔喪亂,天實厭其德。桓桓孫豫州,起義申討賊。 降年曾不永,有子邁前烈。伯也英雄姿,一戰基霸業。 仲氏善謀斷,鼎足跨揚越。神器固有歸,付畀必豪傑。 開國五十年,光明比先哲。赫赫乘鴻休,配天享褅。 后王過荒淫,邦國用殄絕。園陵日隤圮,碑版亦摧缺。 精爽猶神明,歷載未磨滅。陰風或飛揚,古怪憑異物。 嘗聞父老言,往往盪舟出。當時珍玩器,盡數遭發掘。 枯骸穴螻蟻,塵沙任狼藉。至今吳城南,過者感嘆息。 世無賢方伯,伊誰命修殖。俯仰無百年,草木同朽卒。 浩歌《高陵篇》,臨風動悲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劉:指漢朝,因漢朝自稱以火德王,故稱炎劉。
  • 桓桓:威武的樣子。
  • 孫豫州:指孫權,因其曾被封爲豫州牧。
  • 降年:指壽命。
  • 邁前烈:超越前人的功業。
  • 伯也:指孫策,孫權之兄。
  • 仲氏:指孫權。
  • 神器:指帝位。
  • 付畀:賦予,託付。
  • 豪傑:傑出的人物。
  • 開國:建立新的國家。
  • 光明:指國家的繁榮昌盛。
  • 先哲:古代的賢人。
  • 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
  • 乘鴻休:乘着大好的時機。
  • 配天:與天相配,指帝王的尊貴。
  • :古代帝王的大祭。
  • 后王:後來的君王。
  • 荒淫:放縱於酒色之中。
  • 邦國:國家。
  • 殄絕:滅亡。
  • 園陵:帝王的陵墓。
  • 隤圮:崩塌,毀壞。
  • 碑版:刻有文字的石碑。
  • 精爽:精神,魂魄。
  • 歷載:經歷的歲月。
  • 陰風:陰冷的風。
  • 古怪:奇異,不尋常。
  • 異物:怪異的事物。
  • 盪舟:划船。
  • 珍玩器:珍貴的玩賞物品。
  • 枯骸:乾枯的屍骨。
  • 塵沙:塵埃。
  • 伊誰:誰。
  • 修殖:修繕,增殖。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的短暫。
  • 草木同朽卒:與草木一同腐朽。
  • 浩歌:大聲歌唱。
  • 高陵篇:本詩的標題。
  • 臨風:迎風。
  • 悲泣:悲傷哭泣。

翻譯

在漢朝末年,上天似乎厭倦了其德行。孫權威武地起義,宣誓討伐賊寇。 他的壽命雖不長,但他的兒子超越了前人的功業。孫策英勇的姿態,一戰奠定了霸業的基礎。 孫權善於謀略和決斷,建立了鼎足之勢,跨越了揚州和越地。帝位本就有其歸屬,必然託付給傑出的人物。 建國五十年,國家的繁榮昌盛堪比古代的賢人。顯著的成就乘着大好的時機,與天相配,享受着帝王的大祭。 後來的君王過於放縱於酒色,導致國家的滅亡。帝王的陵墓日漸崩塌,石碑也殘缺不全。 精神魂魄依然如神明,經歷的歲月未能將其磨滅。有時陰風飛揚,古怪的異物憑空出現。 曾聽父老說,人們常常划船出來。當時的珍貴玩賞物品,都被盡數發掘。 乾枯的屍骨被螻蟻啃食,塵埃任由狼藉。至今在吳城南,過路的人無不感嘆。 世上沒有賢明的方伯,誰來命令修繕增殖。低頭擡頭之間不過百年,與草木一同腐朽。 大聲歌唱《高陵篇》,迎風而動,悲傷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漢朝末年孫權及其家族的功業和衰敗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英雄人物的懷念。詩中,「炎劉」、「桓桓孫豫州」等詞句展現了孫權的英勇和起義的正義,而「后王過荒淫」則揭示了國家衰敗的原因。通過對「園陵日隤圮」、「碑版亦摧缺」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歷史遺蹟的哀悼和對英雄精神的追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沉思和對英雄的敬仰。

史遷

元明間鎮江府金壇人,字良臣。篤學慎行,明初屢徵不起。洪武中辟召爲蒲城知縣,遷忻州知州,以祀事去官。復知廉州,所至以治稱。歸田十年,作《老農賦》以自見,又追和元遺山樂府三百篇。有《清吟集》。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