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所知

· 丘浚
晉人風度楚人騷,不爲悲秋嘆二毛。 席地夢迴雲氣溼,仰天歌罷月輪高。 鳳兮覽德翔千仞,鶴也揚聲出九皋。 有約蓬萊清淺處,碧桃花底聽雲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晉人風度楚人騷:晉人指晉朝的文人,以風流倜儻著稱;楚人騷指楚辭,代表人物屈原,其作品多抒發憂國憂民之情。
  • 悲秋嘆二毛:悲秋,指因秋天蕭瑟而感傷;二毛,指頭髮花白,形容年老。
  • 席地夢迴雲氣溼:席地,指隨地而坐;夢迴,夢醒後回憶夢境;雲氣溼,形容夢中景象如雲霧繚繞,帶有溼氣。
  • 仰天歌罷月輪高:仰天,擡頭望天;歌罷,歌唱結束後;月輪高,月亮高懸。
  • 鳳兮覽德翔千仞:鳳兮,鳳凰的嘆詞,表示高潔;覽德,觀察德行;翔千仞,飛翔於極高的天空。
  • 鶴也揚聲出九皋:鶴,象徵長壽和高潔;揚聲,高聲鳴叫;出九皋,出自深遠的沼澤地。
  • 有約蓬萊清淺處:有約,有約定;蓬萊,傳說中的仙境;清淺處,清澈淺顯的地方。
  • 碧桃花底聽雲璈:碧桃,一種仙桃;花底,花下;聽雲璈,聽雲中的音樂。

翻譯

晉朝的文人風流倜儻,楚辭的詩人憂國憂民,他們不會因爲秋天的蕭瑟而感嘆年華老去。夢中醒來,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之中,溼氣撲面;擡頭歌唱,歌聲結束後,月亮高懸天空。鳳凰觀察德行,飛翔於極高的天空;鶴鳴叫着,從深遠的沼澤地飛出。與仙境蓬萊有約,在清澈淺顯的地方,花下聆聽雲中的音樂。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晉朝文人與楚辭詩人的不同風格,表達了作者對高潔志向和超脫世俗的嚮往。詩中運用了鳳凰、鶴等象徵高潔的意象,以及蓬萊、碧桃等仙境元素,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理想世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雲氣溼、月輪高,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現實的超然態度。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