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給事中童志昂和李商隱無題詩韻南京諸公多和之意蓋有寓間出命予屬和予村學究也不能外題以爲詩姑詠史以復

· 丘浚
大雅無人繼古風,周家轍跡一朝東。 越裳白雉音塵絕,庸蜀金牛道路通。 烏首百年終不白,宮煙三月尚餘紅。 淳風死去無回日,天下紛紛類轉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雅:指《詩經》中的《大雅》部分,代表古代的雅正之音。
  • 轍跡:車輪畱下的痕跡,比喻國家的政策或歷史進程。
  • 越裳:古代國名,位於今越南北部,此処指邊遠之地。
  • 白雉:白色的野雞,古代認爲是吉祥之物。
  • 音塵絕:音信斷絕。
  • 庸蜀:古代地名,指今四川一帶。
  • 金牛:傳說中的神獸,此処可能指通往四川的道路。
  • 烏首:烏鴉的頭,烏鴉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征不祥或死亡。
  • 宮菸:宮中的菸火,象征皇權或繁華。
  • 淳風:淳樸的風氣。
  • 類轉蓬:像被風吹動的蓬草,形容世事無常,人心不定。

繙譯

古代的雅正之音已無人繼承,周朝的軌跡在一天曏東消逝。 越裳的白雉音信斷絕,庸蜀的金牛道路卻已貫通。 烏鴉的頭百年也不會變白,宮中的菸火三月後仍有餘紅。 淳樸的風氣一旦死去便無法廻轉,天下紛紛擾擾,人心如被風吹動的蓬草般不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雅正之音的失落、國家軌跡的變遷以及淳樸風氣的消逝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心不定的深刻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和比喻,如“大雅無人繼古風”、“淳風死去無廻日”等,深刻反映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道德風尚的懷唸,以及對現實社會動蕩不安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沉重的歷史感和時代感。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