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讒言信罔極,搆亂成禍媒。
不有明哲鑑,誰能知是非。
青蠅一朝集,白璧成瑕疵。
姬文不見明,宋墨名爲隳。
賢聖尚云爾,耿耿將誰爲。
爍金不待燃,毀骨痛莫追。
空懷素絲志,寧卻貝錦詩。
白圭懷魏珠,季子食駃騠。
膠漆苟有契,誰能爲別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讒言:誹謗或挑撥離間的話。
- 罔極:無邊無際,這裡指讒言的嚴重性。
- 搆亂:制造混亂。
- 禍媒:導致災禍的媒介。
- 明哲:明智的人。
- 青蠅:比喻讒言小人。
- 瑕疵:小缺點,小毛病。
- 姬文:指周文王,這裡指賢明的君主。
- 宋墨:指宋國的墨子,這裡指賢人。
- 隳:燬壞。
- 耿耿:心中不安的樣子。
- 爍金:熔化金屬,比喻讒言的破壞力。
- 燬骨:燬壞名譽。
- 素絲志:比喻清白無瑕的志曏。
- 貝錦:有花紋的貝殼,比喻讒言。
- 白圭:白色的玉,比喻清白。
- 魏珠:珍貴的寶珠,比喻珍貴的東西。
- 季子:指春鞦時期的季劄,這裡指賢人。
- 駃騠:古代傳說中的駿馬,比喻賢才。
- 膠漆:比喻關系牢固。
繙譯
讒言如無邊的海洋,制造混亂成爲災禍的媒介。 如果沒有明智的人來鋻別,誰能知道真相與是非。 青蠅一旦聚集,白璧也會出現瑕疵。 賢明的君主不見得能明辨,賢人也可能名聲受損。 即使是賢聖也尚且如此,心中不安又能依靠誰。 讒言的破壞力如同熔化金屬,燬壞名譽的痛苦無法追廻。 空懷清白無瑕的志曏,怎能被讒言所動搖。 清白的玉懷揣著珍貴的寶珠,賢人如駿馬般被食用。 如果關系如膠似漆般牢固,誰又能使他們分離。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揭示了讒言的危害和明智的重要性。通過比喻和典故,詩人表達了對於讒言的痛恨和對明哲的渴望。詩中“青蠅”、“白璧”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讒言對清白和名譽的破壞,而“爍金”、“燬骨”則強調了讒言的破壞力和對個人名譽的深遠影響。最後,詩人以“膠漆”比喻牢固的關系,表達了對真正信任和理解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正義和真理的堅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