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十九 [ ] 王守仁

“夫子說‘性相近’,即孟子說‘性善’,不可專在氣質上說。若說氣質,如剛與柔對,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則同耳。人生初時善,原是同的,但剛的習於善則爲剛善,習於惡則爲剛惡;柔的習於善則爲柔善,習於惡則爲柔惡,

白雲先生 [ ] 徐積

白雲先生面如鐵,一片良心似明月。 腹中和氣如春陽,齒下清風欲爲雪。 羣兒走馬正讙讙,先生高躅方尋山。 嵩山泰山俱有約,先訪王喬後陳摶。 浮丘嚴駕欲迎子,玉女整衣開瑶關。 山中自是逍遥家,手磨紅蕊生龍霞

河梁曲 [ ] 徐化溥

蘇武與李陵,結髮侍漢廷。何以風雨夕,把手話飄零。 青海一雁足,河梁兩黃鵠。冰雪孤臣心,血淚他鄉哭。 他鄉血淚可若何,秋風萬里渺關河。可憐別後魂相逐,生死天涯入夢多。

寄鄉人 [ ] 趙文度

聖主覃恩遍九垓,碧油紅旆出關來。 鄉中父老如相問,十五年前趙秀才。

贈箏人 [ ] 楊慎

玄的檀痕畫未成,翔鸞屏裏鬥輕盈。 羅虯若向今宵見,不比紅兒比玉英。

寒日古人名 [ ] 陸龜蒙

初寒朗詠裴回立,欲謝玄關早晚開。 昨日登樓望江色,魚梁鴻雁幾多來。

白馬鄉有懷明義土賴若夫先生 [ ] 丘逢甲

萬山之中小縣耳,乃有鬚眉之男子。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猶守此。 豈有若夫爲不善,人自不識若夫豪傑士。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節義名四旗,白馬之鄉良足紀,先生之風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當時

吕梁洪 [ ] 楊士奇

吕梁洪,截流巉巖立巨石,森若虎豹蹲欹側。 洪波中射勢怒激,鳴聲喧豗萬鼓擊。 自昔疏鑿出神力,側身望之皆辟易。 蜀江瞿塘險莫敵,百丈牽船載牛軛,棹夫操篙捷貫的。 君不見北來南去皆安流,未若人心不可測。

秋夜達蕭關 [ ] 于武陵

擾擾浮梁路,人忙月自閑。 去年爲塞客,今夜宿蕭關。 辭國幾經歲,望鄉空見山。 不知江葉下,又作布衣還。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八 [ ] 王守仁

問:“叔孫武叔毀仲尼,大聖人如何猶不免於毀謗?” 先生曰:“毀謗自外來的,雖聖人如何免得?人只貴於自修,若自己實實落落是個聖賢,縱然人都毀他,也說他不着。卻若浮雲掩日,如何損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個象

滿庭芳 · 留別蕙窗女史陳純如 [ ] 熊璉

榴火紅舒,蕉陰綠展,簾開晴晝遲遲。謝庭重唔,冰玉照人時。珍重千金片刻,鄉城隔、容易分攜。清談久、陽關愁疊,斜日畫闌西。 歸興風送緊,匆忙行色,酒泛瓊卮。記燈前乍別,花影迷離。多少紅閨脂粉,最難得、翰墨

贈王弇州先生 [ ] 佘翔

詔起西曹法從班,殷勤累疏乞東山。 謝公總系蒼生望,?得明時但閉關。

度嶺贈閨人 [ ] 屈大均

三度攜家此嶺頭,閨中秦越各歡愁。 無多骨肉貧猶別,不盡關山老更遊。 玉枕頻同新婦夜,紅梅已謝故人秋。 平生蹤跡希梁孟,欲把吳門作首丘。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二十五 [ ] 王守仁

又曰:“此道至簡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諸掌乎。’且人於掌何日不見?及至問他掌中多少文理,卻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講便明,誰不知得?若欲的見良知,卻誰能見得?” 問曰:“此知恐

虞美人 [ ] 程垓

輕紅短白東城路。憶得分襟處。柳絲無賴舞春柔。不繫離人、只解系離愁。 如今花謝春將老。柳下無人到。月明門外子規啼。喚得人愁、爭似喚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