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傳 [ 南北朝] 蕭統
陶淵明,字元亮。或雲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羣,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家貧親老,起爲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袁文學集明東林諸賢及黃石齋手札彚成長卷索題 [ 清] 洪亮吉
不知我者不可言,知我何不書連篇。
笳花委鬼正當路,舉筆欲下心憂煎。
二周一魏書如此,悼歎人生不如死。
求忠于孝古所云,忠節門仍生孝子。
銅山先生起漳泉,萬言一疏人爭傳。
明知末路不可挽,獨抱白日歸虞淵
疊前韻贈總校冶盦先生 [ 清] 祝廷華
詩集陶元亮,文章陸士衡。
宦途留政績,江介有才名。
讎校良工苦,流傳奕世榮。
西成賴東作,努力勸深耕。
題楊郎所制五采匹箋歌贈自明楊徵士 [ 明] 劉崧
楊郎手持一匹箋,邀我放筆題長篇。自言新制三百幅,忍貧不博黃金錢。
浣花濯錦何絢爛,湘淥凝春起波瀾。晶熒色奪赤石髓,膩滑光浮青玉案。
人言楊郎此箋真可傳,豈知綵筆煉墨尤精堅。雲窗朝拔霜兔穎,石室夜掃松花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 明] 鄭真
擊碎珊瑚五色枝,錦箋寫就謫仙詩。
公庭早起人初集,正似陶公佈屑時。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 宋] 蘇轍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擔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爲園囿,文章爲鼓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爲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是
詠陶淵明 [ 唐] 顏真卿
張良思報韓,龔勝恥事新。
狙擊不肯就,捨生悲縉紳。
嗚呼陶淵明,奕葉爲晉臣。
自以公相後,每懷宗國屯。
題詩庚子歲,自謂羲皇人。
手持山海經,頭戴漉酒巾。
興逐孤雲外,心隨還鳥泯。
消寒九集陶社詩人合慶八百歲公宴紀事十四首 [ 清] 祝廷華
顧此待刊書,全集四十冊。
工本需萬金,集款匪千百。
舉鼎重萬鈞,全賴衆擎力。
勝友望如雲,開筵召賓客。
財才憂兩難,即席呼將伯。
座有彭城君,深交締金石。
三代感師恩,殷勤願報答。
勇哉謝東山,校讎負
代祕書贈弘文館諸校書 [ 唐] 李商隱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來秋興復何如。
崇文館裏丹霜後,無限紅梨憶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