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阿大野臣齋中夜集圍爐三首

獸炭飄星上綺裘,銅盤光照兩蓮鉤。 春燈訂約晴難定,夜燭留歡雪漸稠。 問字金釵羞拔俗,退朝玉勒乍偷遊。 酒邊風味載頻見,看到顏酡第幾甌。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獸炭:指用獸骨燒製的炭,古代用於取暖。
  • 綺裘:華麗的皮衣。
  • 銅盤:指銅製的盤子,可能用於放置燭臺或其他物品。
  • 蓮鉤:指女子的小腳,古代以小腳爲美。
  • 春燈:春天的燈籠。
  • 晴難定:天氣難以預測是否會晴朗。
  • 夜燭:夜晚的蠟燭。
  • 雪漸稠:雪越下越大。
  • 問字金釵:指女子,金釵是古代女子的首飾。
  • 羞拔俗:羞於與俗世相比。
  • 退朝玉勒:指官員退朝後,玉勒是馬具,這裏指騎馬。
  • 乍偷遊:突然偷偷出遊。
  • 酒邊風味:飲酒時的風味。
  • 顏酡:飲酒後面部泛紅。
  • 第幾甌:第幾杯酒。

翻譯

獸骨燒製的炭火飄着火星,溫暖了華麗的皮衣,銅盤中的光照亮了女子的小腳。春天的燈籠下,我們約定天氣晴朗時再聚,夜晚的燭光中,我們留下歡聲笑語,雪越下越大。女子羞於與俗世相比,不願拔下頭上的金釵,官員退朝後,突然騎馬偷偷出遊。酒中的風味頻頻顯現,看到他們飲酒後面部泛紅,不知是第幾杯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王彥泓與友人在齋中夜集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冬夜的溫馨與歡樂。詩中「獸炭飄星」、「銅盤光照」等句,以具象的描寫傳達出室內的溫暖與光明,而「春燈訂約」、「夜燭留歡」則表達了友人間的深厚情誼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後兩句通過「問字金釵」和「退朝玉勒」的對比,展現了女子的羞澀與官員的閒適,結尾的「酒邊風味」和「顏酡」則巧妙地以酒會友,以酒寄情,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