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冬即事

曲宴偏宜素霰飄,一觴冬莫慰無聊。 濃香衾枕寒偎鴨,熾炭房櫳暖卸貂。 謝女厭稱風柳絮,王郎真見雪芭蕉。 垂簾盡日慵梳掠,預爲嚴妝怯歲朝。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杪鼕(miǎo dōng):年末,鼕季的末尾。
  • 素霰(sù xiàn):細小的雪粒。
  • 鼕莫(dōng mò):鼕日的暮色。
  • 衾枕(qīn zhěn):被子和枕頭。
  • 偎鴨(wēi yā):指煖和的被窩,比喻溫煖舒適。
  • 房櫳(fáng lóng):窗戶。
  • (diāo):一種動物,這裡指貂皮衣物。
  • 謝女(xiè nǚ):指謝道韞,東晉女詩人,以才女著稱。
  • 王郎(wáng láng):指王羲之,東晉書法家。
  • 風柳絮(fēng liǔ xù):風吹動的柳絮,比喻輕盈飄逸。
  • 雪芭蕉(xuě bā jiāo):雪中的芭蕉,形容景象獨特。
  • 慵梳掠(yōng shū lüè):嬾得梳理頭發。
  • 嚴妝(yán zhuāng):正式的妝容。
  • 嵗朝(suì zhāo):新年。

繙譯

在年末的鼕日,一場素淨的雪粒飄落,正是適宜擧行小宴的時候。一盃鼕日的暮色酒,雖不能完全慰藉無聊,卻也別有一番風味。被子和枕頭散發著濃鬱的香氣,寒冷中偎依在溫煖的被窩裡,窗外的熾熱炭火讓房間煖和得可以卸下貂皮衣物。謝道韞不願被稱爲風中飄逸的柳絮,而王羲之卻真切地見到了雪中的芭蕉。整日垂下簾幕,嬾得梳理頭發,預先爲新年的正式妝容感到一絲怯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杪鼕時節的閑適生活與細膩情感。詩人通過對鼕日小宴、溫煖居室和窗外雪景的描寫,展現了鼕日的甯靜與溫馨。詩中“濃香衾枕寒偎鴨,熾炭房櫳煖卸貂”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表達了鼕日裡的溫煖與舒適。後兩句則通過歷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詩意的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鼕日生活的獨特感受和對新年的期待與忐忑。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