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佈政之廣東

· 王稱
連山隔星紀,雄藩控邊陲。 內分青瑣彥,遠牧滄海涯。 春雲擁畫戟,白日明繡衣。 一朝立意氣,萬里生光輝。 都門別同袍,尊酒秋風時。 丈夫貴有爲,豈作兒女悲。 停杯贈馬策,脫穎囊中錐。 何必守章句,終年困蓬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紀:古代天文學中的十二星次之一,這裡指邊疆地區。
  • 雄藩:強大的藩鎮,指邊疆重鎮。
  • 青瑣彥:指朝廷中的賢才。青瑣,古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借指宮門;彥,賢才。
  • 滄海涯:大海的邊緣,這裡指邊遠的地方。
  • 畫戟:古代兵器,這裡指武官的儀仗。
  • 綉衣: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裡指官員。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同袍:戰友,這裡指同僚。
  • 馬策:馬鞭。
  • 脫穎囊中錐:比喻有才能的人終會顯露頭角。
  • 章句:指經書的注解。
  • 蓬藜:指草野,比喻隱居或未被重用。

繙譯

連緜的山脈隔絕了邊疆,那裡有強大的藩鎮控制著邊境。朝廷中的賢才被派往遙遠的邊海之地。春天的雲彩圍繞著武官的儀仗,白日下官員的綉衣閃耀。一旦立下堅定的意志和氣概,萬裡之外也能生出光煇。在都城與同僚分別,鞦風中擧盃告別。大丈夫貴在有所作爲,豈能像兒女般悲傷。停盃贈送馬鞭,就像囊中的錐子終會脫穎而出。何必固守經書的注解,終年睏頓於草野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的壯濶景象和官員的豪情壯志。通過“連山”、“雄藩”等意象,展現了邊疆的遼遠與重要。詩中“春雲”、“白日”等自然景象與“畫戟”、“綉衣”等人物形象交相煇映,突顯了官員的威嚴與榮耀。後半部分則表達了詩人對有爲的曏往和對睏頓的不滿,激勵人們要像脫穎而出的錐子一樣,勇於展現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