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梅影

香魂近遠,卻早離枝上,暗黏芳草。爲惜清姿全似水,幻作碧膏籠罩。側墜蜂須,半凋珠顆,非被冰霜惱。侵階零亂,素痕未許人埽。 遙想萼綠仙姿,繡妝剪綵,那似晴光好。斜轉回塘清淺裏,脈脈相看微笑。凍蝶低飛,疑非疑是,無柰陰寒峭。暄風動後,濃陰任遣鶯鬧。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香魂:指梅花的香氣。
  • 離枝:離開樹枝,指梅花凋落。
  • 碧膏:綠色的油脂,比喻梅花的顏色。
  • 籠罩:覆蓋,遮掩。
  • 蜂須:指梅花的花蕊。
  • 珠顆:比喻梅花的花瓣。
  • 冰霜惱:被冰霜所困擾。
  • 零亂:散亂,不整齊。
  • 素痕:白色的痕跡,指梅花的花瓣。
  • :掃除。
  • 萼綠:指梅花的花萼,綠色。
  • 仙姿:美麗的姿態,比喻梅花。
  • 剪綵:剪綵,比喻梅花開放。
  • 晴光:晴朗的陽光。
  • 回塘:曲折的池塘。
  • 脈脈:含情脈脈,形容深情地注視。
  • 凍蝶:指在寒冷中飛舞的蝴蝶。
  • 陰寒峭:陰冷而尖銳。
  • 暄風:溫暖的風。
  • 濃陰:濃密的樹蔭。
  • 鶯鬧:黃鶯的叫聲。

翻譯

梅花的香氣似乎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早已離開了枝頭,悄悄地粘在芳草上。爲了珍惜這清澈的姿態,它彷彿被綠色的油脂所覆蓋。花蕊側墜,花瓣半凋,並非被冰霜所困擾。花瓣散落在臺階上,白色的痕跡不允許人們掃除。

遙想那梅花如仙女般的姿態,在繡妝剪綵時,哪有晴朗的陽光下那般美好。在曲折的池塘邊,清澈的水中,深情地注視着微笑。寒冷中飛舞的蝴蝶,似是而非,無法應對這陰冷的尖銳。溫暖的風吹動後,濃密的樹蔭下,任由黃鶯歡鬧。

賞析

這首作品以梅花的形象爲主題,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梅花的清麗與堅韌。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香魂近遠」、「碧膏籠罩」等,表達了梅花雖凋零卻依然美麗的意境。同時,通過對梅花與周圍環境的對比,如「晴光好」與「陰寒峭」,突出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堅強與優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梅花堅韌品質的讚美。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